Blog

贺建海董事长:数据资产入表是数字时代的“资产负债表革命”

一、从“资源”到“资产”:数字经济的底层逻辑重构

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经济变革,都伴随着核心生产要素的迭代。农业时代的土地、工业时代的资本、信息时代的技术……而今,数字时代将数据推向了舞台中央。数据不仅是第五大生产要素,更是驱动社会发展的“新石油”。然而,数据若仅停留在“资源”层面,其价值终将被低估。唯有通过“资产化”将其纳入企业资产负债表,才能真正释放其经济潜能。 

2023年财政部发布的《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》,标志着数据资产入表从理论走向实践。这一政策不仅是对会计准则的革新,更是对数字经济底层逻辑的重构——数据不再是无形的“附属品”,而是可计量、可交易、可增值的核心资产。截至2024年9月,已有53家A股上市公司实现数据资产入表,尽管金额占比尚低,但这一趋势预示着一场静默却深刻的“资产负债表革命”正在展开。

二、数据资产入表:企业价值重塑的三大维度

1. 从“成本中心”到“价值中心”: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

传统财务报表中,数据资源多被归为“费用”或“无形资产”,其真实价值长期被遮蔽。数据资产入表后,企业可通过确权、计量和披露,将分散的数据资源转化为可量化的资产。这不仅优化了资产负债表结构,更能增强投资者信心,拓宽融资渠道。例如,通过数据资产质押融资、作价出资等创新模式,企业可激活“沉睡”的数据价值,实现轻资产化运营。

2. 从“经验驱动”到“数据驱动”:加速企业数智化转型  

数据资产入表倒逼企业重新审视数据的战略地位。当数据成为资产,其积累、治理和应用的效率将直接决定企业竞争力。中科京云研发的VISOM DAOMP平台,正是为解决这一痛点而生——通过数据资源普查、归集、确权、评估的全过程管理,帮助企业构建“数据-资产-价值”的闭环,推动业务决策从“经验导向”迈向“数据导向”。 

3. 从“孤岛”到“生态”:推动要素市场体系完善

数据资产入表不仅是企业行为,更是构建数据要素市场的基础设施。通过规范化管理和交易,数据产权、流通、定价等机制将逐步成熟。据中信证券预测,2025年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,2030年有望达到万亿级。这一过程中,公共数据的资产化尤为关键。城市交通、医疗、政务等领域的公共数据,若能被高效整合并纳入市场化流通,将为城市治理和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能。  

三、让数据更有价值,为数据资产革命提供“操作系统”  

在这场革命中,技术与制度的协同创新至关重要。数据资产入表面临三大挑战:确权难(权属不清)、估值难(价值波动)、合规难(安全风险)。对此,中科京云通过VISOM DAOMP平台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:

  • 技术侧:融合区块链、隐私计算技术,确保数据来源、权属及价值化全程可追溯、资产使用可审计;

  • 财税侧:建立符合会计准则的计量模型,支持动态估值与资产折旧;

  • 合规侧:嵌入数据安全与合规管理体系,满足《数据安全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等监管要求。

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帮助企业完成数据资产入表,更是构建一个开放、协同的生态系统,让数据资产像土地、资本一样自由流动,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“新杠杆”。

四、未来展望:数据资本化将重塑全球经济格局

站在2025年的节点,数据资产入表已从政策试点走向规模应用。未来十年,随着数据确权、交易、评估等配套机制的完善,数据资产的金融属性将加速释放。银行信贷、证券化产品、数据信托、DBS、RWA等创新模式将层出不穷,数据资本化浪潮将重塑企业估值逻辑,甚至改变国家竞争力的衡量标准。

作为这场革命的参与者与推动者,中科京云始终坚信:数据资产化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。我们愿与各方携手,以技术为基、以合规为纲、以创新为翼,共同书写数字时代的“资产负债表新篇章”。

写在最后:

数据资源资产化,是一场关乎未来的革命。它不仅是会计准则的变革,更是人类对数据价值、经济发展认知的升华。在这场变革中,中科京云愿做灯塔,照亮数据价值化的航路;愿做桥梁,连接技术与制度的鸿沟;更愿做引擎,驱动数字经济迈向更高维的繁荣。

参考文献:

  1. 财政部《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》

  2. VISOM DAOMP平台技术白皮书(中科京云,2024)

  3. 数据资产蓝皮书(电子政务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,2024)

Share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